为促进我校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拟于2025年2-6月举办南京邮电大学第十八届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简称校赛)。届时将经过校赛选拔优秀作品,推荐参加2025年“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简称省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届竞赛由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主办,理学院承办。物理竞赛委员会将聘请相关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负责竞赛作品的评审。
二、参赛资格
我校2025年秋季学期在籍本科生。
三、竞赛内容
参赛作品第一完成人必须是在校本科生,提交的作品将分以下三大类参赛和评审:
1. 命题类创新作品(编号M);该类题目来源为“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命题类题目(见附件)”,参赛队伍从其中选题,并按照提交要求完成作品。
2. 自选课题类创新作品(编号Z);该类题目来源为“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自选类题目(见附件)”,参赛队伍从其中选题,要依据题目要求及该类作品评审标准,严格按照提交要求完成作品。
3. 论文类作品(编号L);该类是指参赛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具有物理内涵、一定特色或创意的教学类或研究类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必须是在校本科生。
四、注意事项
1. 作品参赛时请注明类别,内容相似的参赛作品不得跨类别重复参赛,1名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作品只能报名参赛一项,作为非第一完成人的参赛项目数可以多项。
2. 参赛作品相关视频格式需严格遵守附件中的要求,报告无统一的格式模板要求(但强烈建议参照物理实验国赛官网http://wlsycx.moocollege.com/上历届优秀获奖作品的报告体例来撰写)。
3. 命题类题目中的“题目1-题目4”和“题目6: AI+物理实验”均属于制作实验装置型的命题,因此必须有实物,且具有可操作/可演示性,能满足在异地环境下进行展演的要求,否则作品不予接收;需提交作品介绍视频(10分钟、100M以内)和研究报告。
4. 命题类题目中的“题目5: 大学物理教学微视频”要提交微视频(不超过3分钟、60M以内)、作品介绍视频(10分钟、100M以内)和设计报告。
5. 自选类题目中的“实验仪器制作、改进”和“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仿真模拟程序”均要提交作品的介绍视频(10分钟以内,视频文件大小100 M以内)和设计报告。
6. 自选类题目中的“物理教学资源开发---多媒体资源”要提交一段不超过10分钟、100M以内的多媒体资源(如科普类的视频)及设计报告文档。
7. 论文类作品要在2025年6月份之前已被接收或正式见刊,接收的论文需提交接收函/接收邮件通知及文章校样,正式见刊的论文提交全文PDF文件,参赛时需提交论文及竞赛申报书(附件2)。
8. 每项作品参赛学生不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9. 本竞赛即省赛校内预赛,按照省赛通知安排,我校将于6月下旬公布校赛结果并公示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名单。
五、评奖方式
1. 物理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将借鉴历届物理实验国赛初赛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具体安排后续会在竞赛QQ群通知。
2. 竞赛评奖结果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15%、25%;获奖作品颁发校级荣誉证书,并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六、赛事安排
1. 竞赛通知官方QQ群(南邮物理学科竞赛官方通知群572248913),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需实名入群,有关赛事后续安排以QQ群通知为准。
2. 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6月13日16:00,只需提交作品相关材料及竞赛申报书(附件2)的电子版。
3. 作品提交地点:仙林校区教二326(2)。
4. 联系人:黄老师,025-85866172,hw0909@njupt.edu.cn
5. 特别说明:(1)本次省赛校内预赛所有参赛队伍的作品所产生的零器件耗材、资料费等均由各参赛学生所在学院自行解决;被选拔上推荐参加省赛的所有队伍在后期参加省赛时所产生的报名费、耗材费及差旅费等也自行承担。(2)本次经校赛推荐到参加省赛的作品,如果在8月下旬省赛决赛中表现特别优异,将获得直通今年国赛现场决赛的资格。
七、竞赛文件
附件1 第11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题目、评审标准、视频格式要求及违规处理办法.pdf
附件2 南京邮电大学第十八届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申报书.doc
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理学院
2025年2月20日